在第15届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会暨2025年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大会(以下简称“大会”)上,“风云地球”平台上的卫星云图清晰展现着斯里兰卡地区的天气实况,这是中国风云气象卫星服务全球的一个生动缩影。
出席大会的斯里兰卡气象局局长、世界气象组织(WMO)斯里兰卡常任代表阿图拉·卡鲁纳纳亚克表示:“斯里兰卡与中国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。自2009年以来,我们得到了中方在卫星设施等多方面的支持。”他对中国政府搭建此次大会交流平台表示感谢,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,国际交流合作尤为关键。
风云气象卫星成得力伙伴
地处赤道附近的斯里兰卡,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,频繁遭受雷暴、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侵袭。“在东南季风期间,斯里兰卡东南地区会遭遇严重灾害,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。”阿图拉·卡鲁纳纳亚克介绍。
在斯里兰卡,尽管洪水与山体滑坡预警分属不同部门职责,但精准、及时的天气预报始终是所有灾害应对工作的核心支撑。在阿图拉·卡鲁纳纳亚克口中,中国的风云气象卫星,正成为斯里兰卡防灾减灾的“得力伙伴”。
“我们正努力掌握卫星数据分析能力。”阿图拉·卡鲁纳纳亚克指出,通过卫星数据分析进行监测和预报,能够帮助斯里兰卡气象部门掌握关键信息,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。

“风云地球”斯里兰卡版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供图
AI赋能提升区域防灾减灾水平
眼下,斯里兰卡正借助世界银行资金等推进气象部门现代化建设。阿图拉·卡鲁纳纳亚克对融合应用人工智能(AI)等新技术展现出浓厚兴趣。
“我观察到AI在短期临近预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。如果把AI技术应用到卫星数据分析上,对本地区将是重要发展机遇。”他希望中国气象局提供进一步技术支持与指导。
中国气象局和斯里兰卡气象局已达成共识,将合作开展早期预警系统建设,为保障两国人民福祉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联合研究是未来合作的重要发展方向。阿图拉·卡鲁纳纳亚克认为,气候变化联合研究对提升区域气候安全韧性建设至关重要,并热切期待双方加强联合研究。他特别提到,印度洋夏季风对斯里兰卡和中国东南部均有影响,相关联合研究不仅利于两国,也将惠及区域更多国家。
为应对天气气候挑战树立合作典范
作为一名“终身学习者”,阿图拉·卡鲁纳纳亚克同时也是新一期气象卫星产品应用国际培训班的学员。他坦言:“若不具备卫星气象学知识,我将难以有效协调团队工作。”通过此次系统学习,他期待回国后能结合实际推动本国气象业务发展。
他表示,希望继续依托世界气象组织北京和南京区域培训中心,派遣工作人员来华参加培训与联合研究,提升斯里兰卡的预报预警能力、研究水平和整体业务能力。
通过深化卫星应用、技术共享与人才共育,中国与斯里兰卡气象部门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应对天气气候挑战树立合作典范,为落实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贡献力量。
“我们需要这样的合作。”阿图拉·卡鲁纳纳亚克对与中国气象局的合作充满期待,“共同推动我们的各项工作持续向前。”(胡晓平、蒋磊、马欣、邓香平对本文有贡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