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寒潮过程和极涡活动关系密切。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利用FY-3D气象卫星反演温度产品,对2021年-2022年冬季极涡和冷空气活动开展实时监测分析。
“极涡”一般分为狭义极涡和广义极涡,通常天气学上短时间尺度的极区低涡可认为是狭义极涡(Polar low)。而气候学上长时间尺度的绕极涡旋可称为广义极涡(Polar vortex)。对于北半球而言,因为海陆分布不均匀,受下垫面辐射特性的影响,在对流层中广义极涡中心经常不位于北极中心,偏向北美大陆或欧亚大陆,从而导致这些地区偏冷。在南半球,南极地区中心就是大陆,海洋环绕周围,海陆分布随纬度相对比较均匀,极涡几乎是没有偏离南极中心,位置比较稳定。利用ERA5气象再分析数据和FY-3号气象卫星获取极区850hPa月平均温度(图1)。可以看出,12月、1月和2月期间,两个寒冷区域中心分别出现在欧亚大陆东北部和北美大陆。
图1. ERA5气象再分析数据1979-2021年和风云卫星2018-2021年的冬季(12月、1月和2月)850hPa温度空间平均分布图(欧亚大陆东北部和北美大陆东北部为冷中心)
极涡是冷空气的源地, 极涡偏强意味着欧亚大陆北端的上空受更强的冷空气控制, 一旦环流形势发生改变, 冷空气将大举南下, 较强的冷空气会更剧烈地影响欧亚大陆天气系统,在适当的条件下,造成我国出现寒潮过程。长时间序列气象再分析数据(https://climate.copernicus.eu)监测显示,北极区域平均温度自1979年以来整体呈升高的趋势。2021年12月,北极区域近地面气温较1951-1980年平均值偏高2.61℃(图2)。因此,在整体变暖的大背景下,利用风云气象卫星开展极区冷空气监测服务。
图2. 1979-2021年近地面气温距平(平均态:1981-2010年)和2021年12月近地面温度距平(平均态:1951-1980年)
2021年10-12月我国共出现8次冷空气过程(中央气象台中期提供数据),从日平均温度演变(图3)可以看出,12月中旬和下旬欧亚大陆东北部区域持续维持较强的冷中心。同时,12月11-13日和15-18日全国出现中等强度冷空气,12月23-26日全国出现寒潮。2022年1月份开始,北美大陆的冷中心持续维持,而欧亚大陆的冷空气强度减弱。
图3. 2021年12月11日-2022年1月28日FY-3D气象卫星监测极区850hPa日平均温度(蓝色区域代表冷气团,蓝色越深说明冷空气活动越强)
日平均温度和距平动画显示(图4),冷空气一直绕着极地逆时针旋转,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上维持着两个冷中心,温度距平动画可以清楚地看到冷暖距平区绕着极地交替旋转,呈现周期震荡的特征。
图4 2021年12月11日-2022年1月28日FY-3D气象卫星监测极区850hPa日平均温度(上图)和距平动画(下图)
欧亚大陆冷空气活动关键区(50-80°N,95-150°E)(图6中红色区域)区域平均温度和温度距平演变可以看出(图5):自去年12月11日以来,关键区的温度随时间起伏震荡,和过去4年相比,12月中旬和下旬大部分时间温度偏低。2022年1月5日以来,该区域的温度持续偏高。1月29日最新监测显示(图6),欧亚大陆东北部850hPa温度为-15~-20℃左右,温度偏高4~8℃,我国东北地区北部温度略偏低。
图5欧亚大陆冷空气活动关键区(见图6)2021年12月11日-2022年1月28日温度和温度距平演变。
图6 2022年1月29日FY-3D气象卫星监测极区850hPa日平均温度、温度距平